【聯合新聞網 記者薛荷玉/報導】 擔心電磁波會讓人流產、得腦瘤,全台抗議行動電話基地台(新聞、網站)的行動風起雲湧。但曾任美國環保研究院資深科學家的立委陳重信就表示,極低頻電磁波的國際致癌等級比咖啡高不了多少,多數民眾是「沒病死,被嚇死」。
即使如此,陳重信仍強調,業者及官方應多與民眾進行風險溝通,不能只說「還沒有證據顯示會致癌」就算了;且目前證據不足,不代表未來的研究不會發掘更多的證據,業者及交通部電信總局應儘量向民眾傳達科學及正確的資訊。
陳重信提出一份國際癌症(新聞、網站)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極低頻電磁場的致癌等級為2B「有可能致癌」或「懷疑對人類致癌」,這類都是流行病學的證據有限,但動物研究證據有限或不足的物質;如人工糖精也屬於2B級,但仍天天有人喝咖啡加人工糖精。
事實上,目前國際流行病學的研究僅證實極低頻電磁場與兒童罹患白血病相關,至於少部分研究提到的流產、頭痛等症狀,尚未獲得證實。
立委林為洲則表示,「民眾可自己決定要不要喝咖啡,但基地台電磁波卻讓人沒有選擇。」立委陳重信也贊成這樣的看法,且許多人看到高聳的基地台天線,心裡就產生壓力,以致產生心身症狀,這樣的效應也不容忽視。
民眾認知的風險,往往與專家不同。一項國外研究顯示,民眾心目中排名風險最高物質依序是核電廠、汽車、手槍、吸菸;但專家在科學的風險評估後,風險最高的是汽車,其次吸菸,核電廠排名第20。
【民生報2006-12-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