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駁北市府公車WiFi電磁波不高
公車後排裝設WiFi應加”遠離警語”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記者會新聞稿 20131115
針對台北市公車最後排座位裝設WIFI,經本會檢測後發現WiFi通電後高於背景值數萬倍甚至數十萬倍,由於台北市政府忽略提醒民眾應防範電磁波,為此,本會特召開記者會反駁,要求市府應於WiFi上標示「遠離、勿長久停留」等警語,提醒民眾勿長久暴露。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粘麗玉主任表示,WiFi電磁波為可能致癌物,長久暴露可能引發頭痛、焦慮、不安,暴露過久也可能致癌,所以沒有裝在司機旁是正確的,呼籲其他縣市公車也應比照,勿裝置WiFi於司機駕駛座旁。粘麗玉又表示,WiFi”插電”與”不插電”的電磁波值差異可能高達數萬倍甚至數十萬倍,孕婦、小孩、老人及生病者盡量不要暴露,故要求市府應於WiFi上標示「遠離、勿長久停留」等警語。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常務理事吳麗慧表示,電燈、變電設備的電磁波為極低頻,WiFi電磁波為射頻,以測射頻的儀器測不到極低頻,故所測到的WiFi電磁波並非電燈或電器的電磁波。另外,台北市政府以測較大的單位(mW/cm2)表示電磁波值並不洽當,應以(µW/m2,微瓦/平方公尺)表示,才能顯示差異。
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附屬國際癌症研究所
(IARC)已於2011年5月31日 公佈手機電磁波為「2B致癌物」,而於6月所發表論文也提醒,長時間使用手機者之腦瘤及聽神經瘤顯著增加,而且兒童腦部及腦部骨髓吸收電磁波會比成人更多(分別多二倍及十倍,註一),故已屬「2B致癌物」,即可能會致癌,世衛也提出須有預防措施。除了可能致癌,容易疲倦、不安、睡不著也是常發生病徵,故台北市政府更應秉持世界衛生組織所提預警原則精神,作出相關預防措施之風險管理為要,包括:
1、車上貼警語提醒民眾遠離發射源,如仿效日本於捷運車廂貼警語;
2、特別劃分老人、小孩、孕婦、病人座位遠離發射源;
3、為司機做防護措施,如防護電磁波衣帽或其他防護隔離;
4、為作名副其實的健康城市,應去除車上WiFi,以利司機乘客安全健康。
註一: 見背面
註一: The
Lancet Oncology, Early Online Publication, 22 June 2011 doi:10.1016/S1470-2045(11)70147-4
Carcinogenicity of 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R Baan, Y Grosse, B
Lauby-Secretan, F El Ghissassi, V Bouvard, L Benbrahim-Tallaa, N Guha, F
Islami, L Galichet, K Straif, on behalf of the WHO IARC Monograph Working
Group
Holding a mobile phone to the ear to make a voice call can result in high specific RF energy absorption-rate (SAR) values in the brain, depending on the design and position of the phone and its antenna in relation to the head, how the phone is held, the anatomy of the head, and the quality of the link between the base station and phone. When used by children, the average RF energy deposition is two times higher in the brain and up to ten times higher in the bone marrow of the skull, compared with mobile phone use by adults.2 Use of hands-free kits lowers exposure to the brain to below 10% of the exposure from use at the ear, but it might increase exposure to other parts of the body.3 |
拿著手機,耳朵聽電話,可能會導致大腦增加射頻能量吸收率(SAR),根據不同的設計和手機天線位置,如何拿手機、頭部構造、和基地台和手機距離有關的收訊品質,都與吸收有關。兒童使用手機,平均射頻能量吸收,大腦兩倍較高於成人,而頭骨腦瓍吸收十倍高於成人,免提裝置可以降低接觸大腦低於 10%的風險,但它也可能會增加其他部位的暴露。
|
●使用電器宜保持適當距離、保持距離可減少電磁波:
一、 拔掉插頭防止電磁波: 電器用品或wifi或手機不使用時,最好將插頭拔掉或關機,避免室內環境受到電磁波的侵害。
二、
距離越遠,電磁波強度越弱。所以在使用電器用品像電腦、電視、電風扇、吹風機、微波爐、電磁爐時,都要遠離這些電器用品,以策安全。
三、
購買電器類盡量找尋有接地線的功能
四、
WiFi影響身體, 離主機5公尺以上
五、 電冰箱側面10公分 處約有50至100m g的電磁波;距離50公分 處,電磁波只剩下7m g;起居宜距1公尺 以上為宜。
六、 微波爐使用中,宜距2公尺 以上的距離。
七、 電烤箱及烤麵包機距15公分 電磁波就會減半,宜距60公分 以上的距離。
八、 電熱器發生的電磁場高,使用宜距2公尺 以上。
九、 螢光燈發生的電磁波頗高,最好改用白熱燈泡。
十、 冷氣機使用時最好保持2公尺 以上的距離。
十一、視機、家用電腦 側面與背面比前面所發出的電磁波高。使用時宜距離正面2公尺 以上。
十二、CD錄放音機宜放在距1公尺 以上的地方使用,睡覺時勿放在床頭使用。
十三、使用靠近頭部的電器,如:吹風機、電刮鬍刀、行動電話、電毯、床頭音響及檯燈等,宜盡量保持距離,勿貼近頭部,或縮短使用時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