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研究:電磁波也會致血癌
不可輕忽
國內使用手機人口早已突破千萬,不少人甚至擁有2支以上手機,而基地台發出的電磁波對人體健康危害問題,也一直爭論不休,但未有定論。
目前國際間針對基地台電磁波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並不多,但瑞士過去有研究發現,長期暴露低頻電磁波下,將增加罹患血癌風險。
對人影響尚難下定論
陽明大學放射醫學科學研究所教授李俊信昨受訪時表示,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要看它的強度以及來源與人體間的距離而定,強度愈強、距離愈短,所造成的影響就愈大。因此,使用時與人體幾乎是零距離的手機,其潛在影響不容輕忽。
至於,電磁波是否會導致癌症的問題,李俊信指出,癌症的發生原因可分人體自身細胞發生變異,與受到外力影響2種。不論何種成因,因癌症的潛伏期長達10至15年,因此,目前只能說電磁波的確是可能導致癌症發生的外力之一,但無法遽下定論。
懂得防護可降低風險
台灣環保聯盟秘書長何宗勳受訪時則指出,電磁波對人體健康會造成間接影響,因為長期暴露在電磁波環境中,將降低人體免疫力,因而增加罹患各種疾病機會。 1999年,瑞士政府曾提出研究顯示,長期暴露在1至3毫高斯(檢測變電所、電塔等低頻電磁波的單位)以上的電磁波,將增加罹患血癌的風險。
何宗勳表示,目前聯盟正推動教導民眾如何防護自己,降低電磁波的影響。其實,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各種電氣用品都有電磁波,但只要懂得防護,就可降低風險,怕的是像台電把變電所設在大樓內,讓民眾根本不知要防護。編譯蔡裴驊
以下共有 0 則留言
發表意見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