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本身就是磁場
林基興(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研究員,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貴報日昨的「電磁波圍攻逾萬學生」等報導並不適當,民眾其實不應擔心台電的電磁波,因為早有美國國家科學院等聲明「無害」,而且其對人體的影響遠小於人自身產生的電磁場、地球的自然電磁威力遠勝電線。
美國橡樹嶺大學聯盟受美國總統科技政策室主導的跨部會輻射研究與政策協調委員會之託,在一九九二年發表費時二年、評估五百份文件的報告,結論是:「要制定安全的暴露強度是不可能的,因為完全無法證明有任何危險。」美國國家科學院在一九九六年發表其研究三年的結論:「並沒有證據顯示低頻電磁場對人體健康有害。」記者會中,有人提問,如何解釋電線和附近住家兒童的白血病有微弱的統計相關性?主持人答覆,實際測量住家附近的電磁場後,則其間的關聯性就幾乎完全不見了;有可能是住在電線附近家庭較窮而擁擠和較不重視衛生,此均為致癌的危險因子。
接著在一九九七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宣布其研究結果:「任何白血病和電線電磁場之間關聯都太微弱,無法察覺也無須擔憂。」該研究耗時七年、控制與對照組各六百人、所有數據量測均是雙盲的、量測實際電磁場值。怪哉!這些研究難道不比加州衛生局可靠嗎?
其實,地球的自然環境早就電磁威力遠勝人造電力線。地球磁場的來自於地殼內的循環電流,地球磁場約○.三到○.七高斯。高壓電線的磁場約為十到三十毫高斯,遠比地磁小約十五到四十五倍,也比太陽風導致的地磁變化小三到十倍。電線交流電的磁場比人們翻觔斗、快跑、開車等所經歷的磁場還小呢。地表靜電場約和十二千伏特電線下方的電場相當;打雷時附近地表約三十至一五○千伏特/米,而輸電線下約小於五千伏特/米;地球上經常遭受雷電的地區仍沒有異常多的孩童白血病(如環保聯盟所怕)等症狀。
另外,在人自己產生的電磁場方面,外界電場對人體的影響遠小於人自身產生的。人體神經和肌肉活動會自然感應電流約一毫安培/平方公尺,通常遠比外界高。例如,高壓電線六十赫茲磁場在一毫高斯時,感應人體內約電流約○.○○一毫安培/平方公尺。人是良導體,外界電場到人體後,強度約成為百萬之一到億萬分之一,因此,遠比人體內自身熱波動產生的正常電場為小;例如,細胞直徑約二十微米、具有通常體組織的電阻二歐姆/米,體熱約產生○.○二伏特/米、一○○赫茲;因此若要產生對於人體的效應如體熱所產生的,就須外界電場高達百萬伏特/米,但一般高壓電線約四千伏特/米。同樣地,外界低頻電流產生的磁場可以無阻礙的穿過人體,但在人體所誘發的電場也是遠低於體熱產生的電場。
許多人不知道,光也是電磁波,而低頻電磁場的能量遠低(一比十的十二次方)於可見光的。成千上萬年來,人類就習慣生活在電磁場環境中,其中,光為人類日常暴露和生命所繫(例如陽光助益生長),而閃電似乎是生命誕生的要件(億萬年前促使胺基酸的合成)呢!地球本身就是個大磁場,許多飛行鳥和蝶、水中魚均藉助地球磁場行動;諸如電鰻等生物甚至可發出強烈電場(其肌肉倒很耐電)。
【2006.02.16 中國時報】
以下共有 0 則留言
發表意見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