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大戰 電信協會、大眾電信又互槓
2006.09.08 中國時報
林上祚/台北報導
GSM(2G行動電話)與PHS(低功率無線電話)「手機電磁波孰高孰低,誰誤導消費者?」的口水戰,昨日再演續集,電信協會委託工研院在台北市鬧區進行電磁波偵測,強調2G與3G行動電話在通話過程,電磁波低於PHS手機,不過大眾電信質疑這項研究公正性。
電信協會在八月中旬刊登半版廣告,強調大眾電信廣告「有誤導消費者之虞」,大眾電信在上周按鈴控告電信協會發言人劉莉秋毀謗,同時也控告電信協會理事長徐旭東「損害商譽」。
電信協會:2G/3G通話中較低
電信協會為了證明「2G與3G行動電話也是超低電磁波」,於是委託工研院在大台北地區六個點,包括大安公園、國父紀念館、華納威秀、深坑老街、士林夜市與西門町進行「定點」電磁波監測。
由於大眾電信總是拿手機響起時「瞬間電磁波」強度作文章,強調2G/3G手機鈴聲響起當下的電磁波是PHS手機的一百倍。
為了強調2G/3G手機在「通話後」,電磁波強度低於PHS,工研院的調查以手機接通後通話六十秒的平均電磁波作為比較基準,調查發現PHS手機在通話期間,電磁波強度甚至可能比2G/3G手機高出百萬倍(例如西門町)。
大眾電信:電信協會誤導
不過大眾電信對工研院研究方法,則提出強烈批評,大眾電信總經理吳清源表示,工研院在大台北六個點所作的檢測,係為「定點檢測」,這樣的採樣,和手機使用者處於移動狀態並不相符,電信協會雖然強調,一般人按下通話按鈕,再把手機拿到耳朵旁的1-2秒時間,已經避開鈴聲響起時最強的「瞬間電磁波」,但如果從發話的角度,一般使用者是在手機尚未接通時,就已經將手機放在耳朵旁,還是躲不掉「瞬間電磁波」。
吳清源說,大眾電信針對電信協會的接連舉動,懷疑是背後三大電信業者操作,所以已經向公平會檢舉三大電信業「不當聯合行為」,工研院研究過程沒找大眾電信在旁監督,研究方法有瑕疵,未來如果敢具名背書,也等於「誤導消費大眾」,大眾電信也會告他們毀謗。
吳清源揚言,如果PHS電磁波真的高於2G與3G行動電話的話,他願意從大眾電信12樓頂頭跳下來。
口水戰 業者未說出全部真相
大眾電信與其他三家行動電話業者,為了低功率無線電話與GSM無線電話電磁波,GSM行動電話的確有「瞬間電磁波」高於PHS手機的現象,大眾電信拿著這一點猛打其他業者,如今電信協會反擊,真相反而愈說愈模糊。
電磁波事實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物,電器用品產生電波與磁波統稱為電磁波。電波主要產生熱效應,磁波則會對物質有「磁化」的效果,目前聯合國衛生組織委託學術機構所做的研究報告,並沒有具體報告指稱電磁波有害人體,先前電信協會聘請美國IEEE2005規格制定參與的周重光博士也表示,電波產生的熱效應,大概只會使身體局部溫度上升不到0.5度,「比喝一杯咖啡的效果還小」。
儘管許多學者專家都表示,在學術界做出電磁波具體危害人體的結論出現以前,不宜妄作推測,不過世界上的確有人對於電磁波的存在較為敏感,包括環保聯盟會長陳淑華就表示,她個人在電磁波高的地區會出現頭痛等症狀。
既然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必備工具,電磁波的存在或許已經成為必要之惡,誠如台灣大哥大公共事務處處長阮淑祥所言,電信同業在推廣電信產品時,如果訴之於民眾對電磁波的恐懼心理,這樣訴求是不道德的。
大眾電信總經理吳清源表示,PHS既然被稱為低功率無線電話,功率低自然電磁波比較低,「這是不爭的事實」,電信協會秘書長劉莉秋也不否認PHS低電磁波的性質,只是希望強調,PHS與GSM的電磁波,都低於衛生署制定的「國家安全標準」。
當然,電信業者挑起電磁波大戰,主要用意是擴大市場占有率,但是,讓消費者有正確的認識也是最基本的。大眾電信在強調PHS電磁波只有GSM手機的百分之一時,也應該明確指出,這是手機接通時的「瞬間電磁波」,讓消費者有更清楚的認識,這是比較負責的態度。
易利信:未來1年 3G成長10%
易利信全球總裁史坦柏格(Carl-Henric Svanberg)昨日短暫抵台,史坦柏格樂觀預估,全球明年底手機使用者將有30億,逼近世界人口的一半,非洲地區就有一億個使用者,至於3G行動電話,未來12個月則將成長10%。
易利信昨日趁史坦柏格來台期間,宣布取得遠傳電信3.5G(HSDA高速網路封包存取)網路設備,與IMS(IP 多媒體子系統)設備的訂單,完成建置後,最高的下載速度將達3.6Mb,比目前3G網卡384Kb快上九倍。
史坦柏格說,3G行動電話推出以來,目前的普及率雖然讓不少人失望,但如果和當初GSM相比,起飛的速度還是比GSM快,史坦柏格以他的孫子透過HSDA 技術,收看足球賽轉播為例,說明消費者在享受高速下載技術後,3.5G技術未來一定有市場,易利信也預估,在2011年全球將有5000萬個IPTV收視戶。
以下共有 0 則留言
發表意見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