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網站

>> 新網站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

» 網站簡介

本站為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 (English introduction)官方網站;本會結合電磁輻射受害者、自救會,以及關心電磁輻射公害之各界人士、非政府組織,合力推展相關防治及立法工作,盼以建立安全的電磁輻射環境。............................... 【信用卡捐款】............... 電磁輻射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述】............................... Introduction: The strenuous long way-a way to resis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hazard

» 【紀錄短片暨電磁輻射檢測服務】

「我家不要電磁輻射」紀錄短片 .................................. 【電磁輻射檢測服務】 服務目地: 為協助民眾了解家戶住宅電磁輻射存在情形,以及減少電磁輻射暴露危險,本會特進行家戶電磁輻射檢測服務。 使用儀器: TES-1393(0-300HZ 檢測極低頻)、TES-92 (50MHZ-3.5GHZ檢測射頻)。 服務內容: 檢測家戶電磁輻射情形,包括客廳臥室背景值及電器電信設備之電磁輻射,詳如檢測手冊 .....................................防射頻電磁波商品--請洽【綠農的家】

» 搜尋本站

» 訂閱本站

在此輸入您的E-mail

» .

.

» 環保鬥陣

» 網站流量

2009-07-28

手機網內免費,卡免驚!?

手機網內免費,卡免驚!?

-從德國政府之兒童手機政策談科技風險認知(risk perception)
成功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王毓正

台灣普遍對於手機使用欠缺風險認知

台灣的手機普及率於2008年的第三季即已突破100%,換言之,平均每個人至少有一隻手機,此即意味著幾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脫離不了手機的使用。再加上行動通信業者為了綁住用戶以確保永續的通話費的收益,紛紛地提出例如網內互打折價或免費,或甚至以提供低價優惠方式建議民眾乾脆以手機取代家用電話(例如某家業者戲稱家用電話是用來捶背或敲碎核桃的)。彷彿電信通話方式之取捨只須完全決定於費用,換言之,手機僅是攸關口袋問題,似乎壓根與健康風險問題八竿子打不著。又例如某業者透過茂伯代言,訴求內容是為了滿足孫子需求應該他辦理無線網卡以取代ADSL,彷彿小孩子無時不刻利用無線網卡上網也是方便不過的事,全然與健康風險無涉。但事實上無線網卡之利用本身亦是屬於如同手機一般,是涉及非游離輻射中射頻(radio frequency)暴露的問題。

就筆者的觀察,似乎尚未見有相關的公部門或消費者保護機構或民間團體公開對前述的廣告表示不妥。然而,倘若行動通訊的使用所涉及的非游離輻射暴露與健康風險問題,多年以來在歐美國家已是普遍公共議題或甚至已形成相關的風險預防政策與手段策略,則不免令人驚訝,手機相關的健康風險認知在台灣竟是如此地缺乏!!

手機SAR值作為人體健康保護規範

電磁場對人體在不同頻段下所產生的影響不盡相同,就高頻而言時(以1.8 GHz為例)電磁場對人體的穿透性較強,因此必須考慮電磁能量在人體內的吸收效應,此又稱為「電磁能量特定比例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其定義為單位組織質量在單位時間內所吸收增加的功率,其單位為W/kg。由於高頻電磁能量在人體內可能產生生物效應(Biological Effects)。1984年Elder和Cahill曾經研究人體暴露在SAR值為10 W/kg下的可能生物效應,包含人類行為是否異常、對中樞神經系統、血液或免疫系統、賀爾蒙、藥物吸收排斥、染色體異變、神經傳導、生殖、醫療化學物、心臟血管系統的影響。因此SAR值是一個重要的人體電磁安全參考保護值,世界各國均定有SAR值的安全範圍,例如美國ANSI/IEEE的規範為1克人體組織器官受到30分鐘的電磁輻射SAR值不可超過1.6 W/kg,而歐洲規範10克人體組織器官受到10分鐘的電磁輻射SAR值不可超過2.0 W/kg。而臺灣目前即是採取與歐規同樣的標準。

德國官方公布市售手機SAR值清單與藍天使標章

儘管手機SAR值與哪些特定疾病具有因果關係,仍存有科學上之爭議,但另一方面目前的研究也無法排除其與健康風險具有一定的關係,同時受肯定的是,手機SAR值的大小是與健康風險高低具有正相關的關係。所以一個積極承擔保護人民義務的國家機關,即應該抱持著嚴肅態度對於此類科技風險採取預防措施以盡力確保人民健康安全,並且不能僅止於要求市售手機必須不能超過SAR值規範。且站在盡量降低健康風險的立場來看,更應該透過風險資訊的公開的措施,例如強制公告市售手機的SAR值,以讓消費者有選購最低SAR值手機的可能性。

就後者而言,德國政府的具體措施有二:亦即公開市售手機SAR值清單,換句話,民眾都可在德國主管機關BFS的官網上查詢到此一清單,並從當中得知當下市售的各款手機的SAR值高低,其目的在於建構消費者與產品製造者間的友善與透明消費關係,且讓消費者在選購手機前有機會將SAR值列入消費決定因素。當然,消費者還是有可能選購了外型最搶眼或售價最便宜但SAR值較高手機,但公部門應確保的只是消費者享有迴避風險的消費選擇性。此一措施的另外目的,即在於提醒消費者的風險認知意識,特別對於具不確定性的科技風險而言,倘若降低風險是必須採取的手段,則民眾風險認知意識即是其必需的基礎。

第二種措施即是推廣符合品質標章(藍天使:Der Blaue Engel)的手機,所謂「藍天使」乃是德國官方所推動的環保標章,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1978)與歷史最悠久的環保標章,其目的在於透過標章之授與使相關產品與服務能取得市場優勢,進而間接促進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化設計與製造,然而標章之申請仍是由業者自由決定。「藍天使」為各種產品建立不同的審核項目,就手機而言則必須符合:1. SAR值不超過0.6 W/kg,2. 電池不含鉛的成分,3. 手機本身不含鉛、鎘以及等PBBs 與PBDEs有害耐燃劑。德國目前生產此類手機的廠商將此類手機稱為「兒童手機」,因為其主要的銷售訴求即是,倘若必須給兒童使用手機,但又擔心過度暴露於電磁輻射中而造成健康上之疑慮,那麼就讓兒童使用此類手機吧!

但非常耐人尋味的是,儘管公部門推廣藍天使標章的手機,但又另一方面強調,他們並不贊成將此一手機稱為兒童手機,同時也不認為兒童使用此類手機即代表絕對安全,因為在目前相關科技風險尚屬不夠明確,而唯一較為安全的作法仍就是盡可能降低電磁輻射的暴露。因此德國主管機關BFS的一貫立場即是應減少暴露頻率(減少使用手機次數與時間)、資訊公開與充分溝通以及更積極投入研究。

正確風險認知的倡導與健康風險之降低

事實上衛生署在非游離電磁輻射的宣導資料當中,亦曾提到民眾應該盡量縮短使用手機的時間,以及除非必要否則盡量避免兒童使用手機,只不過立場的表達彷彿過於低調。相對於此,行動通訊業者之主管機關NCC卻因為任務部門化的因素,向來未曾把相關的健康風險視為自己的任務。其結果造成民眾普遍缺乏風險認知,似乎也不令人意外。然而,值得嚴肅思考的是,正因為非游離電磁輻射的確可能有健康風險上之疑慮,而另一方面卻因為在流行病學上仍具不確定性,而導致不容易建立強制性的管制標準,所以更加需要民眾「自求多福」,但是當民眾連風險認知都欠缺時,又如何知道應自求多福!?

以下共有 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極低頻電磁場::

::射頻電磁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