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網站

>> 新網站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

» 網站簡介

本站為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 (English introduction)官方網站;本會結合電磁輻射受害者、自救會,以及關心電磁輻射公害之各界人士、非政府組織,合力推展相關防治及立法工作,盼以建立安全的電磁輻射環境。............................... 【信用卡捐款】............... 電磁輻射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述】............................... Introduction: The strenuous long way-a way to resis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hazard

» 【紀錄短片暨電磁輻射檢測服務】

「我家不要電磁輻射」紀錄短片 .................................. 【電磁輻射檢測服務】 服務目地: 為協助民眾了解家戶住宅電磁輻射存在情形,以及減少電磁輻射暴露危險,本會特進行家戶電磁輻射檢測服務。 使用儀器: TES-1393(0-300HZ 檢測極低頻)、TES-92 (50MHZ-3.5GHZ檢測射頻)。 服務內容: 檢測家戶電磁輻射情形,包括客廳臥室背景值及電器電信設備之電磁輻射,詳如檢測手冊 .....................................防射頻電磁波商品--請洽【綠農的家】

» 搜尋本站

» 訂閱本站

在此輸入您的E-mail

» .

.

» 環保鬥陣

» 網站流量

2006-03-01

醫院暗藏電磁波危機 衛生署:目前無法規範醫院

■醫療設備 目前可避免干擾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專門研究電磁波的輔大公共衛生系教授李中一表示,國外曾發生醫院電磁波過強,影響心律調節器等維生設備運作,不過,醫學工程進步快速,現今醫療設備已能避免干擾,民眾不必擔心。

李中一解釋,只要有電流就會產生電磁波,因此,醫院用電量大的磁振造影機(MRI)、外科電刀、復健科的透熱儀器等,都會有極強的電磁波,不過,至今沒有文獻顯示,醫療器材產生的電磁波會干擾維生設備,甚至危害病人性命;各醫院都已注意電磁波問題,像MRI就設置在一個密閉空間內。

李中一指出,醫院電磁波的主要來源還是輸配電線路,其實數年前台北馬偕醫院舊大樓因發電機組問題,曾受電磁波干擾,讓電腦設備無法順利運作,當時他就建議馬偕進行空間調整。

事實上,只要有屏避,就能減少電磁波干擾,台科大電機系教授楊成發曾研發鎳、鐵、銅合金來隔絕電磁波,效果顯著,惟成本過高,無法商業化量產,但李中一建議,小兒科病房或可考慮裝設。

李中一解釋,世衛從一九九六年起針對電磁波進行十年研究,初稿去年出爐,多篇研究顯示,長期暴露在4mG的環境下,罹患小兒白血病的風險增加,因此,十五歲以下的兒童與少年應儘量避免暴露,成年人則無此顧慮。

■加護病房 已禁止使用手機

至於手機電磁波是否影響醫院的儀器設備?李中一說,醫院有維生設備區域,如加護病房,已禁用手機,其實手機的功率很低,應不致有太大影響,至目前為止,也未傳出手機電磁波導致儀器失靈的意外。但不少醫院早已要求醫師、護理人員使用PHS低功率行動電話。

衛生署醫事處長薛瑞元表示,由於電磁波對人體的危害尚無定論,因此無法規範醫院電磁波的強度;況且電磁波風險不僅醫院才有,應是普遍性問題,無論大人或小孩,在醫院只做短暫停留,風險有限。

藥政處長廖繼洲表示,有大量維生設備的加護病房,目前各醫院均已要求禁止攜帶手機入內,惟手機是否會影響維生設備,目前並沒有直接的證據。

事實上,大型醫療器材也會產生電磁波,像是磁振造影機(MRI)、X光設備等,但世界各國並未對醫療器材進行電磁波規範,若真的進行電磁波管制,病患恐怕不能使用這些設備,這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自由時報2006-03-01】

以下共有 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極低頻電磁場::

::射頻電磁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