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本身及WiFi 五公尺範圍內應標警語
「WiFi本身」及「WiFi」五公尺 範圍內應標
警語: 「WiFi電磁波強 請勿靠近久留」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新聞稿 2013/5/23
中華電信將贈送台南市政府80台WiFi,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及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多年來檢測各類電磁輻射源,發現WiFi電磁波很強,長久停留靠近有健康疑慮,故請標榜健康城市的台南市政府應訂定自治條例或規定,在室內或室外,於「WiFi本身」及「WiFi」五公尺 範圍內應標警語: 「WiFi電磁波強 請勿靠近久留」,提醒民眾防範。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邱雅婷理事長表示,世界衛生組織附屬國際癌症研究所 (IARC)已於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執行長邱春華表示,本會檢測數十戶裝有WiFi的住戶或機關,於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義工隊隊長吳美香表示,環保署2012年修定的”參考位準值”是短時間暴露標準,其值雖是10000000μW/m2(微瓦/平方公尺) =
在1987至1992年間,BAUBIOLOGIE MAES發展出建築生物調查方法規範,其附帶的睡眠區之建築生物評估指導方針與測量細節,是由Institut für Baubiologie und Ökologie Neubeuern IBN協會協助制訂。科學家與內科醫生們也提供了相關協助。此規範於1992年5月首次發布。目前最通用的SBM-2008規範是第7版,並於2008年初印行。自從1999年以來,一個由10名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協助維持並更新此規範,以及指導方針與特定的測量方法草案。建築生物評估指導方針是基於預警原則而制訂,特別是為了睡眠區所遭受的長期風險,依照本指導方針提供的建築生物測試方法,可以盡可能地確認、最小化、避免環境中的風險因子。依據所有的方法及手段,參考專家技術,以確認及評估潛在的風險來源,創造免於暴露在風險下的室內生活環境。
1、交流電磁場(極低頻,ELF/VLF)
來源:電器設備、電纜、儀器、變壓器、馬達、插座、牆壁、地板、床組、高壓電與其他電源線所產生的交流電壓…
2、無線電頻輻射(射頻,電磁波)
來源:手機通訊、無線電發射器、廣播、電台系統、視訊系統、雷達、無線電話
睡眠區建築生物調查方法規範SBM-2008評估判定
安全:這個類型提供最高等級的預防。它反應了自然條件,或我們現代生活環境中的一般背景值。
輕微:作為預防,尤其是對敏銳體質或病患來說,需要時的補救方法。
嚴重:從建築生物學的觀點來看,這類型的數值無法被接受,需要以行動來改善。補救計畫需要立刻實施。除了許多歷史案例之外,科學家的研究也指出在這類型的參考範圍中,將產生對人體健康有所影響。
極嚴重:這些數值需要立即有效的改善方案。此類型代表已達到國際間對於公共暴露源及職場暴露源的標準及建議值,甚至是超過的量。
交流磁場(極低頻,ELF/VLF)
單位
|
安全
|
輕微
|
嚴重
|
極嚴重
|
mG
|
<0.2
|
0.2-1
|
1-5
|
>5
|
無線電頻輻射(射頻、電磁波)*非脈衝波應寬為評估
單位
|
安全
|
輕微
|
嚴重
|
極嚴重
|
功率密度(以每平方公尺微瓦表示)μW/m²
|
<0.1
|
0.1-10
|
10-1000
|
>1000
|
以下共有 1 則留言
發表意見
WiFi本身認定是在於產品及天線本身的增益,來評估安全距離,重點不是以參考德國室內WiFi安裝的五公尺(你認定的 五公尺是以參考德國室內的,那其他國家的wifi均值是多少,且德國最新研究的wifi頻率是240GHz),主要是距離wifi主體是否具有調節遠近載距的功率大小來評估,新型的都具有調節功率大小的 功能,載具距離愈遠,功率反而愈大,影響更劇
所以安全的認定,不是一套標準通吃,是有區分的
發表意見